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万日本关东军凶残扑来,三十万中国东北军仓皇逃跑丢掉东北国土的荒唐场面。这是落后挨打时代的中国,血性尊严几乎丢尽的耻辱一刻。无论过去多少年,依然值得警钟长鸣。然而同样应该铭记的,更有其中另一幕震撼记忆:纵是那般沉沦的一刻,中华,尚有英雄在!
在那个日本凶残刺刀压境,国民政府陷入茫然甚至颤栗的时刻里,这些不同身份背景处境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挺身而出,以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在九一八这段悲凉的历史哀乐里,奏响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铿锵强音!
一:打脸“不抵抗”的沈阳农民
九一八事变里,最让后人羞耻的,就是臭名昭著的“不抵抗”命令。这个命令,以当时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的原话叫“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然后,日军的疯狂进攻,就变成了当夜一边倒的屠杀,不少东北军军营里的军官撒腿跑精光,把没有武器的士兵们扔在军营里任人屠戮。一些吓得躲进营房的士兵,竟被日本兵捅死在床上!
然而,就是在这个深夜里,有一个平民,却望着沈阳城漫天的战火,在凄厉的枪声里默默拿起了武器——马庆福。
马庆福(1894—1931),沈阳东山坡一位开荒种地的普通农民,他在这场惨烈事变后的第二天,就倾家荡产拉队伍,之后的三个月里,这支队伍成了“抗日救国军”里的骨干力量,虽说装备低劣,却多次袭击日军,甚至还几次扒掉沈阳周边的铁轨,给日军带来不少麻烦。
1931年12月,由于兄弟抗日武装不慎泄露情报,驻扎安家窝棚的马庆福,陷入了二百多日军的包围。二百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攻打马庆福这四十多人且装备低劣的民团,竟然死磕四小时前进不得。甚至马庆?;挂欢茸橹椿?,将日军一个机枪阵地端掉,连日军的机枪也缴获在手,给号称“精华”的关东军,一记狠狠耳光!
气红眼的日军调来炮兵部队,以猛烈炮火将安家窝棚打成一片火海,还安排翻译不停喊话,唾沫横飞劝投降。但马庆福和他的战友们,却依然在炮弹呼啸里顽强抵抗,直到全数阵亡。日军在马庆福的遗体上,更找到一枚刻着“马心怀”的名章——那是马庆福在九一八事变后改的名字,铭刻着他用生命践行的理想:心怀祖国,血战到底!
不知,面对这位农民留下的名章,九一八事变当晚,那些事变当晚声嘶力竭喊不抵抗的官员们,那些撒腿逃跑的军官们,以及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汉奸的败类们,脸,是否会稍微红一下。
二:为东北军正名的“铁汉”
九一八事变当夜,沈阳北大营横遭日军凶残进攻,“不抵抗”命令更如冰冷绞索,把东北军士兵们“捆”着送上日军的刀口。各位将军们更是神通尽显,争着撒腿往关内跑。在这耻辱时刻,却是一位平日儒雅的团长,收到“不抵抗命令”后当场一句悲愤怒吼:“我们官兵不能抱着枪等死!”
这位愤怒的团长,正是东北军六二零团团长:王铁汉。
▲ 王铁汉
王铁汉(1905年2月24日-1995年12月15日),一个十分刚硬的名字,却是粗人扎堆的民国军界少有的儒雅人物。这位曾经北大预科里的高材生,放弃读大学机会从军的热血青年,扫一眼花名册就能准确记住士兵名字的东北军才子,却在“九一八”当夜,做出了他戎马生涯里第一次“抗命”的决定:先把荣臻的“不抵抗”命令骂回去,然后下令全团瞪圆眼睛,朝着汹涌而来的日军,发起愤怒反击!十四年抗战的第一枪,就这样在1931年9月19日凌晨1点40分,由他悲壮打响!
这场激烈的交火中,六二零团以伤亡十九人的代价,叫日军付出了四十多人的伤亡。并在兄弟部队覆灭溃散的情况下,孤军奋战杀出血路。但毅然自卫还击的王铁汉团长,却也与东北军其他军官一道陪绑,遭到了当时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直到两年以后,蒋介石才亲口给了正了名:“在北大营当时的情况,你做的很好?!?/p>
从此以后,亲历国耻的王铁汉,更在十四年抗战战场上,以越来越多的血战,为受尽嘲笑的东北军正名。他陆续担任一零五师的师长和四十九军军长,在抗战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与长沙会战中屡立战功,公认正面战场上令日军胆寒的中国将军。1945年8月,也是这位打响抗战第一枪的英雄,代表国民政府在杭州接受日军投降。以当时报界的评论说,他不止代表了国民政府,更是代表那支背负国恨家仇的东北军,完成这历史性的一刻!
而在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夜,即将败退去台湾的王铁汉将军,再度故地重游北大营遗址,面对眼前一片断壁残垣,这位抗日战场上历经血战都不曾流泪的硬汉将军,当场含泪发出一声质问:“日本进攻北大营时,我们兵力将近八千人,敌方仅有不到七百人,可我们竟然要放弃!正是这一放弃,日本人进了中国,十四年间杀了我们那么多同胞!惨不惨?”
这一句质问,是一位九一八国耻的亲历者,对至今为止,所有洗白“不抵抗命令”的论调,那些所谓“实力不够不能打”之类的理由,打得啪啪的一声耳光。
三:令张学良羞愧的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直接当事人的中华民国陆??站彼玖钤闭叛Я?,成了国内一度被口诛笔伐的人物。但对于当时来自各方面的指责,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的张学良,基本陷入了沉默状态,直到被一位“老朋友”堵在北平家里骂大街——昔日北洋军阀直系枭雄吴佩孚。
▲ 吴佩孚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秀才出身的山东大汉,受甲午战败刺激投军的北洋军界强人。虽是北洋军阀时代毁誉参半的争议人物,但唯独一个高贵品质,却是无论敌友都敬佩:慷慨报国!终生以岳飞为偶像的他,早年手握重兵时,就曾在五四运动的关键时刻通电全国,豪言不惜与日本一战。后来在军阀战争中落败,更是拒绝了欧美政客拉拢他出国的“好意”,甘愿在国内清贫度日,也因一生清廉,生活很快陷入困顿,九一八事变前,基本就靠张学良接济!
但在九一八国难爆发后,贫寒的吴佩孚立刻青筋暴跳,怒冲冲的把张学良堵在家里大骂,问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张学良如平日般搪塞两句,惹出吴佩孚一句打人打脸的怒喝:“国仇你不报,家仇(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被日本炸死之仇)你不报,你老子的棺材已经竖起来了!”这戳心窝一句,叫张学良终于难忍,咬牙半边迸出一句:“玉帅(吴佩孚)说的对,我给我父亲丢脸了?!?/p>
▲ 张学良
当然,这事传开后,很多北平的“名流”们,嘲笑声也多,说吴佩孚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情要摊在他身上,他做的没准更丢人??墒前四暌院?,吴佩孚却做出了最慨然的回答:以生命为代价。
1937年北平沦陷,吴佩孚拒绝了国民政府邀请他南下大后方的安排,毅然留守在沦陷区,之后的两年里,吴佩孚的战斗力连续爆表,把上门劝他做汉奸的日本人及其走狗统统骂出门去。甚至面对日本人散布的“吴佩孚做汉奸”的谣言,他慨然召开记者会,向全世界打侵略者的脸:中日友好的前提很简单——日本军队全部滚出中国去!
这位晚年贫寒的北洋枭雄,就以这始终刚正不阿的态度,成了日本人在大后方攻不下的“堡垒,也终于在1939年被日本特务土肥原暗害。以吴佩孚很多生前老友的回忆:对这一天,吴佩孚早有准备,他是在用生命,为全国的抗日军民,树一杆不屈的标杆!
当他去世的噩耗传来时,国民政府的挽联,足以缩影他一生的铁骨: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为何中华不会亡?因为无论怎样凄风苦雨时代里,无论身份出身,血不曾凉的英雄,从未断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凌烟阁一百多位功臣里,要说悲剧人物,排名第一的无疑要属仆固怀恩了。他是个功臣详情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详情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正月,虽然冬天的气息尚未散去,凛冽的寒风依然刺人肌详情
牟田口廉也(1888.10.7—1966.8.2),日本佐贺县人。日本昭和时详情
日本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其野心不小,二战的时候,就算自己国家土地贫瘠,那又怎样详情
由余,字怀忠。周武王的少子唐叔虞的十五世孙,晋鄂侯的曾孙,晋国人,因曲沃武王伐晋详情
希罗尼穆斯·博斯,荷兰画家。他富有想象力的画作充满了荒唐的形式和怪异的象征主详情
由余,他是周携王的子孙,因周携王被周平王一方的晋文侯杀害后,于是逃亡于西戎。公元详情
八一四空战(1937.8.14),中国空军抗击日军飞机空袭杭州笕桥的作战,又详情
还记得电影《无问西东》中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吗?沈光耀的原型是抗日航空烈士沈崇详情
1937年8月14日,中日在淞沪地区进行了一连串激烈较量。日本战略轰炸单位—详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项羽刘邦的“军事详情
古代宫女最害怕什么?不是怕被赐死,而是被皇上宠幸才更要命!了解过历史或者是看详情
左棻(?—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详情
左棻,西晋著名的女诗人,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 ∽髼弊杂缀醚?,善写文章,名声详情
华元弭兵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春秋时期,终年战争不断,长江、黄河流详情
公元前579年,打了半个世纪的晋楚两国终于在宋国大夫华元的协调下被迫签署和平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段长达数十年的和平时期,这段时期的和平主要得益于宋国的华元和详情
5月5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详情
鉴于日本海军的猖狂,盟军司令部接受教训,于 2 月初开始组织一支海军舰艇详情
泗水海战或者爪哇海海战的结果确实是日本海军完全胜利。但是在这场被人称为是一次详情
联合突击编队组成后,杜尔曼将军就积极地抗击日军舰队?!∪欢?,日军却按照自己的详情
1941 年 12 月 8 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详情
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按照德国的军事训练详情
说起卢沟桥事变,人们往往会对一个问题不大明白:日本军队不是呆在东北吗?193详情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鬼子全面入侵我国,他们在我国做了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其详情
圣克鲁斯群岛战役发生于1942年10月26日,有时被称为圣克鲁斯战役或日语来详情
“大黄蜂号”的损失对在南太平洋的盟军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盟军在整个太平洋战区只详情
序幕 从10月20日至10月25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企图攻占亨德森机场的日详情
俗话说的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人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的时候,都爱找个相详情
宫廷“五宝”是什么? 清代的“阿肌苏丸” 与汉代的“慎恤胶”,魏晋的“详情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战乱不断,却也人才辈出。这一时期的主题是群雄争霸,谋士斗详情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奥妙”二字不足以形容。比如汉字的详情
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详情
东胜神洲海外的仙岛上有一座大山,名曰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头。天天日晒雨淋详情
有句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皇权至上的古代社会,却不是详情
历史史实,存在很多的戏剧化片段,有的简直可以拿出来排成一个小品?! 〗裉?,小详情
1、阎罗王 幽冥地府有十位掌管万物生死的君王,最著名的是第五王——阎罗王。详情
大哥,平天大圣—牛魔王 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一开始详情
虞世基(?—618),隋代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的哥哥。字茂世,一作懋世,会详情
元老院是古罗马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罗马走过王政、共和与帝国的各个时详情
罗马元老院(拉丁文,Senatus)是一个审议的团体,它是重要的,在罗马共和详情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详情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详情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详情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详情
黄老道家尊崇黄帝和老子,这说明黄老道家的起源于黄帝时期或商周时期,但说黄帝、详情
“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始祖——老子。后世道教奉为鼻祖。‘详情
这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总是让女权运动者恨得牙痒痒的,他们以为这句话是大男人用详情
周宣字孔和,乐安人也。为郡吏。太守杨沛梦人曰:“八月一日曹公当至,必与君杖,详情
朱妙端(1423-1506)明代女诗人。字仲娴,又字令文,号静庵,海宁(今属浙江详情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详情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详情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详情
一、母亲沈宜修: 沈宜修,字宛君,明末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她是山东副使沈详情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苏吴江人,明代才女。出生于书香世家,详情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作过一首诗:“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只有英灵苏蕙子详情
(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详情
梁师都,夏州朔方人也。代为本郡豪族,仕隋鹰扬郎将。大业末,罢归。属盗贼群起,详情
河东裴枢字环中。季父耀卿,唐玄宗朝,位至丞相??荒曜?"奏详情